【影展影評】《哭泣的女人》:一場「如果這樣會更好」的遊戲

2019/03/17 |  影展直擊

大綱:故事敘述墨西哥一則古老的傳說:美麗的憂羅娜在世時,因為嫉妒的怒火,在河邊親手將自己的孩子們淹死,卻在失去孩子的下一刻感到痛不欲生,遂將自己投入湍急、致命的河流中。從此她的淚水隨著河水沒有停止過,她哭泣的吶喊聲也隨著隆隆的河水留傳了幾個世紀。人們傳說她會在陰暗的角落啜泣,為自己的孩子祈禱,希望自己找到方法代替他們而死,就這樣過了幾百年,她的祈禱沒有被實現。於是她決定…用別人的孩子,代替愛子的死亡,換回愛子的重生,也讓別人的母親嚐嚐這撕心裂肺的痛楚。

 

《哭泣的女人》由溫子仁(James Wan)與蓋瑞道柏曼(Gary Dauberman)等人監製、麥可查維斯(Michael Chaves)執導、並由琳達卡德琳妮(Linda Cardellini)、帕翠西婭維拉奎茲(Patricia Velasquez)、傑妮萊妮金仙(Jaynee-Lynne Kinchen)、還有羅曼克里斯托(Roman Christou)等人主演、米奇道奇(Mikki Daughtry)與托比亞斯伊安柯尼斯(Tobias Iaconis)編劇。

 

 

(請注意,以下為本次西南偏南影展首映影評,內有劇情透露)

 

 

 

 

 

我們知道麥可查維斯導演之後將執導《厲陰宅3》,這部電影是他的長片處女作。描述社工安娜的孩子被女鬼憂羅娜纏上,因而引發一連串事件。主角安娜的工作設定,也就是調查兒童受虐事件的設定,事實上可以成為她疏於照顧孩子的關鍵原因。但是很可惜的是,這部電影卻沒有深究這個原因,而只是持續地挑逗觀眾「我們可以這樣做...但我們選擇不做」。怪異的是,這樣的劇情套路持續地出現。導致觀眾可能一開始會被這個女鬼傳說挑起非常高的興致,最終卻不了了之,只好一直重複「如果這部電影這樣會更好」的失望遊戲。

 

讓這部電影更令人受挫之處,在於查維斯事實上導得還真的不錯。很明顯他研究了非常多溫子仁如何安排錯綜複雜支線的手法,他也將其運用在《哭泣的女人》中,而且效果還不錯,某些利用陰影與背景來暗示觀眾即將被驚嚇的鏡頭,會讓觀眾一時感受到很強的不安與絕望感,以我們的角度來看,這幾乎很接近溫子仁的《厲陰宅2》帶給我們的感覺,就這點上來說,查維斯的初登場表現是值得誇讚的。

 

但是,如果導演沒有問題,那麼《哭泣的女人》的問題是什麼呢?很清楚地是劇本問題。即便導演已經鋪陳好了恐怖氣氛,但是某些片段中角色的行為邏輯卻毫無意義,彷彿他們對劇情裡剛發生的狀況毫無所感、或他們沒有做出符合他們身分應該會做的舉動。舉些例子:安娜的亡夫就是警察,但她在家裡看見憂羅娜時,卻連報警都沒有;安娜兩個孩子不知為何,竟然不想把他們手上被詛咒的印記給母親看;安娜的女兒明明已經遭遇心靈創傷,卻選擇在遠離靈界封印的地方休息?某個片段中,女兒似乎有被憂羅娜附身的狀況,但這條支線卻莫名其妙消失了。最後一點最奇怪的,就是即便已經發生大件事了,安娜卻仍然不和她的孩子們談開:這個小家庭基本上是互不溝通的,也許不需要墨西哥女鬼來煩他們,他們很快就會分崩離析了。

 

跳嚇(Jump scare)在這部電影可說是俯拾即是,雖然視覺特效效果非常不錯(雨傘片段令人印象深刻),表現出來的恐怖效果也不錯。但是這些跳嚇數量實在是太多了,這反而導致了觀眾的驚嚇疲乏,特別是那種「看別處沒事,再看回來喔買尬」這種我們已經在《厲陰宅》之類電影裡被嚇慣的套路,在《哭泣的女人》出現非常多次。

 

憂羅娜原本應該要成為一個令觀眾難忘的象徵──這樣才能一直拍續集。但問題是憂羅娜的造型已經很有問題,她有張全黑的臉,還有兩顆橘色眼睛,這讓我們聯想到萬聖節傑克燈籠。這種廉價設計很容易馬上就被瘋人院影業拷貝出一個山寨憂羅娜──而且你可能還分不出來。另外,憂羅娜這張鬼臉實在露相太多次,她甚至不懂得保持神祕感,在造型一點都不特殊的狀況下,她很容易就失去嚇人的功力。

 

如我們提到的,這部電影就恐怖電影的角度是合格的,只要你不要深究劇情,或是渴望有一位恐怖界新偶像誕生,而後專心沉醉在幾分鐘一次的跳嚇裡,那麼你應該可以看得很開心。但是這些小優點,卻讓她的缺點相形放大。因為我們覺得這部電影可以製作得更好,它如果有一份更好的劇本,更合理的劇情,這部電影絕對會更有自己的生命力。

 

★★★☆☆